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报告

和平县人民政府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 来源:县政府办 发布时间:2013-04-03 浏览次数:- 【字体:

〔2013•2〕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文件(1)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3年2月27日在和平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和平县县长  何伟光

各位代表:
    我代表和平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是本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极具挑战、极为关键、极不平凡的一年。县政府与全县人民一道,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认真实施“生态立县、开放强县、产业富县、科教兴县”战略,致力发展县域经济,优化城乡生态环境,着力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趋好、好中趋快”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发展有新突破
    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通过“调结构、强基础、促转型”,经济发展增量提质。全年完成生产总值57.6亿元,增长11.1%;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完成91.12亿元和23.19亿元,分别增长22.7%和22.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完成80.55亿元和19.12亿元,分别增长23.5%和23.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3亿元,增长30.3%;税收收入4.26亿元,增长34.5%;全县各项存款54.57亿元,增长14.1%,各项贷款27.08亿元,增长2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5亿元,增长25.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806万美元,增长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7亿元,增长14.2%;三大产业结构从23.2:39.4:37.4优化为21.2:43.6:35.2。我县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其中财政综合增长率、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首位。
    实施“开放强县”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65亿元,基本完成工业园区2000亩和大坝建材基地2250亩的征地拆迁及部分土地平整工作,园区道路、供水、供电、商业街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一园三区”格局和以钟表制造为支柱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园区全年新签项目8个,合同投资额27.48亿元;新开工项目13个,合同投资额6.92亿元;竣工项目5个,合同投资额2.48亿元;实现税收收入7859万元,增长76.3%,增速居全市一区六园首位。积极参与“金秋河源•广东绿谷”系列经贸活动,实施“反哺工程”项目7个,合同投资总额23.2亿元。
    围绕生态农业总体规划和灯塔盆地规划框架,投资2500万元实施10宗农田水利基础建设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壮大优质稻、猕猴桃、椪柑、蔬菜、油茶、畜牧养殖等现代农业基地。重视粮食安全,粮食总产达13.89万吨,新增7000吨。积极开展农综改革试点工作,完成85个村1200万元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示范项目。大力推进科技兴农,产业富农。全县通过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个,无公害农产品8个,绿色食品5个,有机食品3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省名牌农产品2个。马增茶种植、猕猴桃种植、翠冠梨保鲜等3项技术定为市级农业地方标准。新增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省级11家、市级8家),建成省、市技术创新专业镇7个、“一村一品”专业村24 个。农业总产值19.44亿元,比增6.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10元,比增15.2%。
    二、项目建设有新成效
    坚持统筹发展,基础先行,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城乡路网得到优化,S339线彭寨过境段改建、X173线林寨段路面大修、100公里自然村道硬底化工程全面完工,大环市公路东水至彭寨段新建、X182线青州金竹坝至合水良排路面大修工程如期推进, X167线粤赣高速公路上陵收费站至上陵街段改建工程、大坝矿产大道开工建设,县城大环城公路已完成报批立项前期工作。电网建设扎实推进,投资7317万元全面完成136个新建配网项目,完成110千伏朝邦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积极推进110千伏骆阳线全线改造、35千伏热水变电站改造以及35千伏彭林线后段改造等主配网技改项目。水利建设成效明显,完成水利水电工程78宗,总投资1.26亿元。改善灌溉面积3800公顷,治涝面积3400公顷,新增小水电装机1430千瓦,解决涉5个镇31个村1.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全县44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2亿元。搁置8年之久的黄峰斗至县城引水工程全面完工,让县城及周边13万居民饮上清甜水。新城客运站动工建设,颐和温泉度假村顺利复工,福和“双到”产业基地主体工程全面完工,粤深钢、顺科五金、盛坤电子、长盛机电、电镀车间污水集中处理中心等园区项目以及大坝瓷土、浰源莹矿、上陵膨润土等矿产资源深加工项目稳步推进,为拉动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三、城乡面貌有新改善
    推进县城北扩规划,启动新城核心区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征地拆迁工作,拉大城市骨架和容量,提升城市品位。和平河人工湖、阳明公园广场、福和街心公园、工业园商业步行街竣工使用;和平大道升级改造及一河两岸绿化亮化、部分破损市政道路修缮和教师新村周边路段硬底化项目顺利实施,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大力推进城乡清洁工程,初步建立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和卫生保洁、环境保护责任机制,完善了一批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保洁队伍,城乡垃圾处理及保洁工作初步实现全覆盖和常态化运行,城乡卫生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围绕建设宜居城乡目标,推进宜居村镇试点创建工作,完成4个中心镇、8个名村、40个示范村、45个村庄规划编制任务。规范用地和城建秩序,查处“三违四抢”案件84宗,清理拆除违章建筑25宗。
    四、文化旅游有新亮点
    加快文化和平建设,打造“东江流域文明发源地”文化形象,成功举办“东江文明与区域文化研讨会”,与中山大学和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成立“广东田野考古研究基地”和“人类学科研教学基地”。和平独特的客家风情在中国(河源)第二届客家文化节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展演节目取得“两金一银”的好成绩。挖掘和保护文物资源,“浰东小筑”被列为我县第一个“省级文保单位”。央视国际频道播出“文化和平”专题,和平风情民俗、传统建筑引起世人关注。以文化惠民为重点,大力推进“三馆一站”建设,3个镇级文化站达到国家三级站标准,农家书屋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建成27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网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县城数字影院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县镇有线数字广播电视光纤联网主干线全线贯通,惠风和城书香文化创意园落户和平,县新华书店及采茶剧团基本完成转企改制工作。
    实施“大开发、大品牌、大旅游”战略,推进文化旅游建设,一举荣获“中国温泉之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广东省旅游强县”等多个荣誉称号,热龙温泉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林寨古村获评首批“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民族优秀建筑文化遗产名村”、“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和平旅游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知名度、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筑台引商助推旅游产业发展,全年引进旅游项目5个,合同投资总额18亿元;热龙温泉全球首创“水秀梦境”夜漂项目开业迎客,金华悦金湖度假村升级改造、贝墩温泉、蝴蝶峰生态文化度假村等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年内新增旅行社3间,准四星级酒店1家,在建五星级酒店1家。2012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5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12亿元,分别增长28.8%、135.4%,增幅名列全市前茅。
    五、民生福祉有新提升
    坚持为人民幸福而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省“十项惠民工程”及市县“十件实事”顺利推进,大部分项目已基本完成。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准备就绪;完成公租房建设195套,动工建设公租房139套、棚户区改造137套,新增住房租赁补贴家庭18户;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任务超额完成,参保人数171121人、征收保费1136.22万元、支付养老金1051.61万元;农贸市场、休闲公园、北楼岗运动场馆、新城核心区安置小区等项目顺利启动。
    “三打两建”纵深推进。依法办结“打假”案件1091宗、“打贿”案件266宗、“打欺”案件2469宗,彰显党委政府为人民幸福而“三打”的坚强决心。强力推动县城引水、颐和温泉、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工程,有力打击和遏制非法采矿、“三违四抢”行为,破解征地拆迁等发展难题,赢得了群众支持和拥护。坚持以打促建,“两建”试点工作全面铺开,认定“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5家,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11家。强化“质量强县”工作,积极推进上陵镇农户信用系统建设和阳明镇创建“百城万店无假货”诚信经营服务示范街活动,营造了诚实守信、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扶贫“双到”惠及百姓。贯彻省扶贫“双到”工作决策部署,以“抓票子、盖房子、强班子”为抓手,重点抓好农房改造、饮水安全、农田水利、村道建设、扶贫助学、参合参保工作,切实解决贫困群众“一保五难”问题,改善老百姓生产生活条件。创新扶贫模式,投资6000万元与深圳福田区联手共建“双到”产业基地,已有57个贫困村参股,每年收益总计约170万元。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累计投入扶贫“双到”资金5.78亿元,平均每个村740.9万元。78个省定贫困村集体收入平均达到10.4万元,在册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7607.9元,全面实现脱贫目标,三年扶贫“双到”工作圆满收官。
    六、社会事业有新起色
    加快教育“创强”步伐,青州镇通过省教育强镇验收;大坝、长塘、上陵等11个镇启动教育“创强”,新建校舍面积3万平方米,完成80%的校舍维修项目,实施7个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高考再创佳绩,大专以上入围人数达2914人,增长11.1%,本科上线人数1015人,上线率达29.4%,名列全市县区首位。发展体育事业,在市第三届运动会上荣获县区组奖牌榜第二和总分第三的好成绩。医改工作迈出步伐,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累计让利群众135.9万元。基层卫生院条件有效改善,彭寨卫生院住院楼新建工程和县皮肤病院搬迁工作全面完成,县妇幼保健院扩建工程和5个镇级卫生院标准化改造项目顺利推进。群众健康档案、疾病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推进“平安和平”建设,创新社会管理,集中开展“粤安12”、“打四黑、除四害”、“百日防护”等系列专项行动,积极做好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法律保障等工作,社会治安持续稳定。计生工作扎实开展。大力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理顺县计生服务站人员编制及工资统发问题。提高人口控制能力,稳定低生育水平,年内全县共出生人口10099人,性别比为111,出生率为18.1‰,政策生育率为62.4%,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31‰。
    就业形势平稳,全年新增就业岗位4305个,安置再就业112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3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社会保障有力,全面铺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全县5万多老人实现“老有所保”。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城乡统筹管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超过99%。弘扬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款踊跃。推进社会救助,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4385.6万元。贯彻落实惠农政策,年内发放种粮补贴3609万元,农机补贴499.5万元。广泛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新发展平价商店6家,物价保持相对稳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营造了平安和谐的安全生产环境。
    七、生态建设有新成就
    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基本定位,扎实推进省低碳发展示范县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业,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实施“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初步形成新型产业发展区、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发展区、生态经济发展区等三大主体功能区。加快省林业生态县建设步伐,成功竞得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资金3200万元,完成粤赣高速生态景观林带建设2736亩、封山抚育6.85万亩,新增林地面积2.85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1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73.4%提高到74.2%。全面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污染减排和环保责任考核总分位居全市第一。突出抓好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关停落后产能项目4个,空气质量保持一级标准。抓好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河道整治,浰江、和平河、鱼潭江等境内江河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Ⅰ-Ⅱ类标准。严厉打击非法采矿,关闭非法矿点53个,逐步对矿点复绿复垦。
    八、政府建设有新形象
    完善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开展“转变作风之年”活动,优化干部队伍,提升行政效能,推进政府各项工作有效落实,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落实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从源头上、机制上遏制腐败,营造良好党风政风。高度重视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建议33件、政协提案39件,办复率达100%。切实推行政务公开,深化行政电子监察,强化权力监督制约,保障行政权力规范运行。加强“公仆信箱”网络问政平台建设,做到“听民声、汇民智、办民事”,促进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此外,法制、审计、科技、统计、工商联、民族宗教、机关事务、人事编制、档案、史志、对台、打私、侨务、气象、人防、工会、残联、老龄、老区、共青团、妇女、儿童和人民武装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工作,县政府依法行政、忠实履职,落实了一系列大事,攻克了一系列难题,收获了经济、生态、文化加快崛起的一系列丰硕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理解信任、建言献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党外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和平武警及消防官兵,向深圳福田区等省市挂扶单位,向和平外出乡贤,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平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值得肯定,问题不容回避。一年的发展实践,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水平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对外开放水平不高,投资环境仍需改善;土地供需矛盾突出,新增建设用地缺口大;城市管理亟待加强,城乡“三违四抢”现象时有发生;农业基础仍较薄弱,农业产业化规模不大、水平较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第三产业起步晚,未形成规模和集聚效应;财政刚性支出增大,收支矛盾突出,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任务仍然繁重;部分机关单位工作效能不高,少数干部担当意识不强,解决发展难题思路不清晰、办法不多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认真加以解决。

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是我县加强经济建设、保障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攻坚之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五位一体”总体思路为和平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中央和省继续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宏观政策,为我县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市委六届三次全会吹响了打造“广东绿谷”的号角,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县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发展的基础条件更加坚实,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只要我们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按照县委第十二届三次全会工作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加快发展步伐、实现“绿富双赢”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动力,以开展“作风加强之年、项目推进之年、民生保障之年”活动为重点,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开放强县、产业富县、科教兴县”发展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旅游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打造“钟表之城、温泉之都、阳明古郡、和谐和平”,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争当全市打造“广东绿谷”、建设“美丽河源”排头兵。
    2013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5%;全社会工业增加值增长30%,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0%、突破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5%。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加快发展新型工业。以“三赛”为动力,全力推进园区发展。全面完成工业园二期、大坝新型建材基地土地平整及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部分企业落户开工、达产达能。强力推动南园开发,促进园区扩容提质、产城互动、扩模增效。强化项目服务意识,吸纳用地省、能耗低、税收多、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力求项目招商有新突破。各镇力争至少引进1个项目,力促全县引进一批项目、动工一批项目、竣工一批项目、投产一批项目,特别是福和新材料、顺科太阳能光伏逆变器开发、君乐药业、粤深钢等项目要力争早日竣工投产或扩产。以促进资源深加工为手段,加快大坝瓷土、浰源莹矿、上陵膨润土等矿产资源加工项目建设,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打造支柱产业为导向,完善钟表企业核心配套,推进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促成钟表企业全面投产、集群发展。以园区为主战场,壮大县域经济,力争2013年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亿元,增长28%;工业增加值9亿元,增长25%;税收1亿元,增长27%。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全力抓好灯塔盆地和平示范区、省级产粮大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县、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等五大建设,进一步打牢现代农业基础,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积极培育“一镇一品”特色农产品,做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品认证工作。建成一批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和无害化禽畜养殖基地,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以上,完成农产品认证9个,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推动聪明人有机食品产业园、华之粹高山油茶基地建设,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推进农业增长由低效粗放向高效集约转变。加快省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建设,推广现代农业机械。切实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提高群众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加快完善集体土地流转机制,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推进农业综合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水利事业,扎实推进和平河治理工程,高标准完成省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浰江下游贝墩水小流域综合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着力抓好14宗小型灌区改造及机电排灌工程。高度重视三防工作,落实三防工作责任制。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促进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
    ——全速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擦亮“广东省旅游强县”、“中国温泉之乡”、“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金字招牌,全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以热龙温泉扩容提质、颐和温泉建成使用、贝墩温泉开工建设以及世纪五星级酒店竣工使用为契机,以项目促旅游,以旅游强项目。发挥旅游对餐饮、旅业、商业、信息、运输、物流的拉动作用,扩大旅游消费,以人流带动物流,以人气带旺财气,实现旅游经济与商贸的良性互动,促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围绕投资重点编制项目,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市、省乃至国家专项规划。今年规划县重点建设项目40宗,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电网等领域,总投资5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3亿元。加快完善交通网络,全面完成大环市公路东水至彭寨段新建工程、粤赣高速公路上陵收费站至上陵街段工程及S339线彭寨至粮溪段10公里路面大修任务;加快推进新城客运站和大坝矿产大道建设;力争启动县城大环城公路、大坝茂绿源工业园进园公路、和优公路优胜段改造等工程建设;高度重视农村路网延伸工作,确保完成100公里自然村道硬底化;启动林寨经公白至热水旅游公路建设,将沿途旅游景点连串成线;切实做好粤赣高速公路大坝工业园出口连接线工程上报立项工作。加快推进华润风能开发项目,力争今年建成投产。着力优化电网结构,投资2282万元完成60个配电网基建项目,实施一批输变电站技改工程,增强边远山区供电能力。
    ——科学抓好财税工作。加强项目建设,做大产业规模,培植税源经济新增长点。创新经济服务手段,围绕“反哺工程”和“总部经济”发展模式,有中求大,大中求快,做大做强税收蛋糕。围绕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目标,切实抓好矿产资源开发及税收征管,杜绝税收“偷逃滴漏”现象。坚持经营城市理念,健全国有土地招拍挂机制,提升城镇土地综合效益。加强制度体系建设,通过完善财政预算管理、投融资、国有资本资产资源管理、绩效评价、审计监督等“五大体系”,广开融资渠道,采取BT、BOT等多种投资手段,促进项目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增强科学发展软实力
    ——扎实推进文化建设。践行“大文化”理念,以文化聚集发展要素。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积极推进县文化中心建设,全面建成县城数字影院,推进镇级文化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建设,提升“三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运行,满足群众文化信息服务需求。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下基层。努力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切实抓好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作。完善广播电视服务网络,加快推进村级光纤联网建设和数字化电视平移。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惠风和城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启动我县首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乡村示范点,积极保护文化遗产。加强与中山大学和省考古研究所合作,以“广东田野考古研究基地”为平台,开展“东江流域文明”学术研究。强化文化市场管理,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继续做好“中央苏区县”申报认定工作。
    ——促进文旅联姻对接。深入挖掘客家文化、阳明文化、红色文化历史积淀,以文化为载体,加大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招商力度,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弘扬和平民间艺术,为和平旅游注入乡村特色和文化元素,在林寨古村等主要景区增设“席拳棍”、“板凳龙”等传统节目表演,以文化助推旅游发展。发挥良好的生态优势,围绕温泉养生文化,在推动旅游项目建设的同时,精心策划林寨古村经颐和温泉至金湖度假村、金湖度假村经黄石坳森林公园至热龙温泉、热龙温泉至青州生态茶园等3条特色旅游线路,打造集观光、休闲、娱乐、养生于一体的大旅游格局。
    三、以生态建设为导向,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
    ——推进青山绿水工程。积极实施造林绿化,扎实推进省林业生态县创建工作,确保完成4.05万亩中央珠江防护林、7.9万亩省森林碳汇林、4320亩京九铁路生态景观林和20个自然村万村绿示范点建设任务。2013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4.8%,森林面积扩大到246.8万亩,森林蓄积量增加到831.1万立方米,实现森林资源“双增”目标。切实做好生态公益林管理及补偿资金发放工作。抓好林改扫尾工作,全面完成林业体制改革任务。强力推进森林防火工作,抓好森林防火消防扑火队伍和护林员队伍建设,强化森林防火问责制,筑牢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做好国家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相关工作,争取中央和省生态补偿资金最大化。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做好县城污水管网延伸工作,启动彭寨中心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水源保护,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和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积极防治水源污染,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加快宜居城乡建设。全力实施宜居城乡战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做到科学规划、长远规划、从容开发,打造美丽宜居和平。大力推进新城核心区建设,力争用1年时间建成县政府综合服务办公大楼,并加快建设用于拆迁安置的顺景花园,增强核心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吸纳能力。积极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着力推进文化休闲公园、农贸市场建设,完成和平大道景观改造工程,美化县城景观。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步伐,积极开展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和宜居村镇“六个一”工程创建活动。充分利用“三旧”土地改造的优惠政策,抓好县人民医院原有用地及周边地区开发,积极推进市政设施改造升级,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深入推进“大清洁•乡村美”城乡清洁工程,完成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及垃圾中转站建设,彻底整治“脏、乱、差”现象,有效改善城乡环境。完善交通安全设施,严格道路交通执法,确保交通安全畅通。加强城市管理,大力整治乱摆乱卖、乱搭乱挂、乱停乱放及乱倒垃圾淤泥现象。保持打击“三违四抢”行动高压态势,强化巡逻监管,严厉打击非法买卖土地行为,严格私房建设审批程序,实现农(居)民建房规范化和有序化。
    四、以社会建设为载体,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积极创建省教育强县,确保已启动“创强”的13个镇至少有6个镇于年内通过验收。全力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快特殊学校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入实施文化育人,积极打造“一校一特色”和“一校一强项”工程,强化学校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实现群众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为目标,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训,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强化基层医疗卫生院绩效考核。加快县120急救指挥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完成5间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卫生行政执法工作,规范餐饮、药品市场秩序和医疗卫生秩序,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积极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力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加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巩固和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救助水平。全面完成低保五保核查工作,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坚持把扩大和促进社会就业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转移。切实推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加大社会抚养费依法征收力度,深化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积极创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继续开展农村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周密部署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推进产学研结合。承办好河源市第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加快推进县体育馆项目建设。扎实开展质量强县工作。加大殡葬管理工作力度,严格实行问责制。巩固“双拥”工作成效,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源头。继续保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新建67个视频监控治安卡口,加强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和平”建设。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强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及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重点领域和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打非治违等专项整治力度,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加快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
    ——为民办好“十件实事”。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一是龙湖河综合整治及龙湖农贸市场建设;二是新城核心区及老城区市民休闲公园建设;三是完成县综合福利院及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四是加快县城管道燃气建设,力争年底建成使用;五是加快县城市政道路及路灯升级改造;六是东山路客家民俗风情街建设;七是启动车管所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八是完成3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九是确保“五保”供养及城乡低保补贴提高;十是继续实施城乡清洁工程。
    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打造务实清廉高效政府
    ——深入推进各项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健全协调配合机制,稳妥推进大部制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实现政府机构精干化、高效化,强化政府执行力。全面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完善县镇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健全行政服务中心功能,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完善财政体制改革,聚焦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扶持社会服务机构。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镇村社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大力弘扬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之风,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强化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落实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实现工作落实项目化、具体化、责任化,着力整治“庸、懒、散、奢、浮”等现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厉行勤俭节约,力戒铺张浪费,规范政府采购。加强对财政资金、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的审计,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整治“吃、拿、卡、要”行为。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群众的八项规定,切实改进政风、文风、会风。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巩固和完善网络问政平台及行政监察系统建设,畅通纳谏渠道。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欢迎和支持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新时期广东精神和河源人精神,倡导良好社会风尚。推进文明城市常态化建设,扩大文明创建覆盖面。加强法治建设,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培育公民法律精神和法律素养,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小区创建活动,推动文明创建向镇村(居)延伸,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民众文明素质。
    此外,还要高度重视老龄、老区、共青团、妇女、儿童等事业,进一步做好气象、消防、人防、工会、粮食、档案、保密、侨务、对台、统计、物价、史志、工商联、机关事务和民族宗教等工作,广泛动员一切力量参与和支持全县经济社会建设。
    各位代表,目标催人奋进,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勇于担当、善谋敢为的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为实现和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幸福期待而努力奋斗!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新奥门特免费资料大全,2024新澳免费资料大乐季